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人生中難免會遇到生離死別的情況,而喪禮更是大家最不想遇到的情況,但要是真的遇到,為了處理後事,大多人都會選擇停下手邊的工作,好好專心處理。不過,一名網友近日在臉書爆廢公社二館發文表示,他的同事近日向公司請喪假,沒想到對方的方法卻讓他相當無語,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網友熱議。原PO表示,他的同事於本月17日開始請喪假,並表示要一路請到下個月17日,為了符合公司的請假規定,他便要求對方提供證明,沒想到對方卻做了一件令他相當意想不到的行為,「結果她給我大體照跟靈堂照,真的很令人無語。」只見訊息中,對方傳了許多張照片後,補充說「喪假我只能先傳照片給你看,恩為我手頭上現在沒有東西可以給您。」此行為也讓原PO相當震驚,貼文曝光後立刻引起網友熱議,紛紛留言「一般不是都給訃聞嗎」、「訃文現在都電子檔了」、「怎麼可能 我阿嬤過世的第二天 我就拿到訃聞了」、「這看到會嚇歪吧⋯⋯」、「拍大體太扯」、「至少她很誠實...」不過,也有替對方緩頰,表示「第一次沒經驗...」(張家寧報導)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首例痊癒女台商將出院 親筆信曝光:在台灣其實很幸福!不捨陳時中落淚…首例女台商:我打破台灣的0,非常抱歉從武漢返台…隔離14天宿舍內部曝 台商怨:像被當犯人才剛返台…台男赴高雄旅店「自我隔離」 業者氣炸下逐客令
- Feb 07 Fri 2020 17:49
肺炎疫情恐慌降 台股收最高大漲176點
- Feb 07 Fri 2020 17:49
挨不住武漢肺炎衝擊 國泰航空3月起放3週無薪假
【羅開新聞中心Thomas綜合報導】女子美巡-佛羅里達二部曲-Gainbridge LPGA at Boca Rio(波卡里歐女子賽)星期天在Boca Raton(波卡雷頓)的Boca Rio Golf Club(波卡里歐高爾夫俱樂部)順利完成賽程。瑞典女將Madelene Sagstrom(瑪德琳‧莎格史壯)守住領先優勢,星期天交出低標兩桿的七十桿,以總成績低於標準十七桿的兩百七十一桿,拿下女子美巡首冠。贏過Symetra Tour(辛梅塔巡迴賽)三場冠軍的莎格史壯,星期天以領先者的位置挑戰LPGA首勝。莎格史壯說:「我從來沒有經歷過今天的情況,對我來說,這是全新的體會。」「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它,或它是否會按照我想的方式發展。所以今天出去時,我提醒自己要保持耐心,繼續前幾天做對的事。我很自豪,我一度落後,最終擊敗自己的雜念,贏得這場巨大的勝利。」莎格史壯的這座冠軍,進帳四十分,世界排名從賽前的一百一十六名,上升到五十五位。一周拿下兩場亞軍的日本女將畑岡奈紗(Nasa Hataoka),賺進二十四分,世界排名從第五上升到第四。韓裔美國選手姜孝林(Danielle Kang)以低標十五桿的兩百七十三桿,排名季軍,世界積分取得十六,世界排名下滑到第五。世界前十高手,除了畑岡奈紗與姜孝林位置互換。加拿大選手Brooke M. Henderson(布魯姬‧韓德森)與李晶恩(Jeong Eun Lee6)也互換排名,韓德森從第八,上升到第七。
- Feb 07 Fri 2020 17:48
經濟部調產能解決口罩荒目標日產量1000萬片
當我們親眼見到空氣污染所帶來的威脅時,它的確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比如,現在能夠從太空中看到的澳大利亞叢林大火煙霧,或者冬天籠罩在新德里等城市的有毒煙霧。除此之外,污染的空氣還會持續影響著數十億人的生活。在戶外,我們還會吸入汽車排放的有毒氣體,以及煤電廠和煉油廠所排放的有毒物質。室內供暖和廚房用火也污染了貧窮國家數十億人的空氣。還有超過10億人通過吸煙(包括近年來流行的電子煙)也讓其肺部感染上各種有毒物質。全球範圍內,有大約92%的地球居民都居住在細顆粒物(即對人體組織最危險的細微顆粒,PM2.5)超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健康空氣標準的地方。每年,因空氣污染和吸煙而導致過早死亡的人數超過了2000萬人。能夠在空氣中傳播的毒素,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我們產生負面影響。除了大家明確所知的肺癌和心臟疾病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與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等疾病的新聯繫。科學家們仍在探索空氣污染到底是如何導致這些疾病的。他們也在苦苦探究一部分人對這種空氣污染危害方面的明顯復原能力。現在,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能從遙遠的進化歷史中找到答案,即數百萬年之前第一支香煙被點燃的時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本傑明·特朗布爾(Benjamin Trumble)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生物學家卡萊布·芬奇(Caleb Finch)在去年12月刊發的《生物學評論季刊》(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上刊文指出,自兩足猿類動物走遍非洲大草原以來,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受到各種經空氣傳播的有毒物質的影響。非洲國家肯尼亞安波塞利國家公園(Amboseli National Park)遭受塵暴襲擊。圖片來源:Steve Holroyd/Alamy但科學家們認為,在我們祖先的進化過程中,他們也同時進化出了針對這些污染物的防禦能力。如今,這些適應能力雖然可以防禦煙草燃燒所產生的有毒氣體和其它經空氣傳播的威脅,但也只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據特朗布爾和芬奇推測,我們從祖先身上所得來的“進化遺產”,同時也可能是一個負擔。一部分遺傳適應(genetic adaptations)可能增加了我們在面對與空氣污染有關的疾病的脆弱性。“這是對進化醫學真正創新又有趣的貢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人類學家莫莉·福克斯(Molly Fox)說。福克斯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這個故事始於大約700萬年前。當時的非洲,正變得更加乾旱。非洲北部逐漸出現了現在的撒哈拉沙漠,而非洲的東部和南部也出現了大面積的草原。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祖先仍然棲息在範圍面積逐漸縮減的森林裡,但是他們適應了新的環境。他們也逐漸進化成了高而纖細的身形,非常適合長距離行走和跑步。特朗布爾和芬奇認為,早期人類還面臨著另一個挑戰,即空氣的挑戰。但遺憾的是,這項挑戰卻基本上會忽視了。稀樹草原會週期性地遭受來自撒哈拉沙漠的強烈沙塵暴,而我們的祖先可能會因吸入富含二氧化矽的顆粒而傷害其肺部。“在吸入的灰塵顆粒積聚後,我們就可能會看到更多與肺部相關的問題。” 芬奇說。即便在今天,來自希臘的研究人員也發現,當撒哈拉大風吹到其國家時,就會出現許多因呼吸道不適而湧入醫院的患者。而熱帶森林茂密的樹葉,剛好為黑猩猩和大猩猩提供了防塵“避難所”。但最早的人類,由於在開闊的草原上來回徘徊,所以也無處躲藏。灰塵不是唯一的危害因素。稀樹草原上的大批食草動物所排放的糞便以及大量的花粉,也可能對早期人類的肺部產生了刺激作用。特朗布爾和芬奇堅持認為,科學家應該考慮這些新挑戰是否通過“適者生存”而出現了生物上的演變。例如,對香煙煙霧有抵抗力的人,是否有可能遺傳了保護其原始祖先免受洞穴煙火影響的遺傳變異?要瞭解這些問題的答案,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去研究自我們的祖先從森林中走出來後那些顯著進化的基因。其中,就包括MARCO基因。MARCO基因可以為肺部免疫細胞的分子標記的生成提供模型。通過這些分子標記,免疫細胞就可以殺死細菌和顆粒,包括二氧化矽灰塵。受煙霧籠罩影響,遊客戴著口罩在印度 泰姬陵(Taj Mahal)附近留影。圖片來源:Pawan Sharma/Agence France-Presse人類所攜帶的MARCO基因與其他猿類明顯不同。這種演變至少發生在50萬年前。(大約12萬年到3萬年前居住在歐洲及西亞的尼安德特人也攜帶了這個變異基因。)此外,特朗布爾和芬奇還提出一種假設,稱吸入帶塵土顆粒的空氣,也影響了我們在稀樹草原上行走的祖先的MARCO基因演變。後來,我們的祖先學會人工取火後,又進一步加劇了經空氣傳播的威脅。由於他們需要靠近火堆來烹煮食物、保暖以及驅趕昆蟲,他們又增加了吸入煙霧的機會。而當早期人類又開始建造住所過後,環境對他們的肺部就越來越有害了。“就早期人類而言,大多數都居住在煙霧瀰漫的環境中。”芬奇說。他和特朗布爾認為,煙霧對早期人類產生了新的進化壓力。例如,他們進化出強大的肝酶,從而分解從肺部進入血液的毒素。另外,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分子毒理學家加里·珀德(Gary Perdew)和他的同事也發現了另一個因煙霧而演化的基因:AHR基因。AHR基因可以在腸道、肺部以及皮膚的細胞中生成一種蛋白質。如果毒素附著在蛋白質上,細胞就可以分泌可以分解這些毒素的酶。一些哺乳動物還可以通過AHR基因來排除食物中的毒素。除此之外,這種蛋白質在抗擊木材煙霧中的一些化合物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與其他物種相比,早期人類體內的AHR基因,在分解毒素方面就明顯較弱。這可能是因為AHR基因所生成的蛋白質,可能起不到最理想的保護作用,其遺留的細胞碎片,可能還會導致組織損傷。在學會人工取火之前,我們的祖先不需要頻繁使用AHR基因。理論上來講,其身體可以承受蛋白質所產生的有限損害。然而,隨著他們開始有規律地吸入木材煙霧,同時持續性需要AHR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後,這種基因就可能已經對其健康構成危險。珀德認為,早期人類之所以進化出了相對較弱的AHR基因,是為了去發現“有效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在不會導致太大副作用的前提下,可以將經空氣傳播的污染物所帶來的損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當然,這些進化也絶不是最理想的。事實上,即便是在當今,仍然有數百萬人死於室內空氣污染。此外,進化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更理想的健康情況。“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是人類繁殖問題。” 珀德說,“如果你在40多歲就去世,那該怎麼辦呢?這樣說,似乎有點冷酷無情、甚至沒心沒肺,但事實就是如此。”1940年,英國倫敦巴特西發電站(Battersea Power Station)在煙霧籠罩下的情況。圖片來源:Daily Mirror/Mirrorpix今非昔比的環境兩個世紀前,通過數百萬年時間的不完美進化過程,人類物種迎來了工業革命時代。更乾淨的飲用水、改良的藥物和其他創新發明,極大地減少了傳染病造成的死亡。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顯著提高,但我們也更多地接觸經空氣傳播中的毒素了。“如果我們把過去500萬年壓縮為一整年時間,那麼工業革命時代的開始,至少是從12月31日晚上11:40才開始的。”特朗布爾說,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只是人類生存進化史上的一個非常細微的時間點,但是我們卻認為我們周圍的一切環境都是正常的。”煤炭為工業革命的發展提供了主要動力,但人們也開始吸入煤炭燃燒後的有害氣體。隨後,汽車開始比肩皆是,發電廠和煉油廠也遍地開花。煙草公司生產的香煙,也達到了工業規模水平。如今,他們每年銷售的香煙數量,超過了6.5萬億支。在經過數十萬年的毒素防禦之後,人類的身體在各種毒素麵前也會出現相應的反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發炎。不過,相比於短暫的炎症發作,許多人都會頻繁地經歷各種炎症。如今,許多研究發現,慢性炎症可以表明的是,經空氣傳播的毒素與疾病之間存在重要關聯。例如,在大腦中,慢性炎症可能會影響我們清除缺陷蛋白質的能力。隨著這些蛋白質的積累,它們可能會導致痴呆。病原體可以寄生各種污染物顆粒上。當它們進入我們的鼻腔後,它們還可以接觸到神經末梢,從而還可能引發更多的炎症。“它們提供了一條直接通往大腦的路徑。” 福克斯說,“我認為這就是它之所以讓人覺得恐怖的原因。”早期人類在學會人工取火後所經歷的煙霧時代中所出現的遺傳變異,就當下而言,可能還存在一定的幫助作用。特朗布爾和芬奇認為,這些遺傳變異,可能還會延長一部分人的壽命。然而,研究人員又研究了另一個基因,它剛好印證了一個完全相反的可能性:曾經對人體有用的變異,在空氣污染越來越眼中的時代,反而開始對人體產生了有害作用。科學家最開始揭秘這個名叫ApoE4的變異,是因為它大大增加了可能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風險。最近,研究人員還發現,ApoE4變異可能還會增加因接觸污染空氣而導致痴呆的風險。但是,這些研究發現,僅適用於工業化國家。當研究人員將目光投向其他社會群體時,比如加納共和國貧困村莊的農民或玻利維亞的森林土著居民,ApoE4變異卻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在這些社會群體中,傳染病仍然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尤其是在兒童中。研究人員發現,在這些群體中,ApoE4變異能夠增加群體居民活到成年過後以及女性居民成功懷孕的可能性。數十萬年以來,由於ApoE4基因可以提高存活率,所以“適者生存法則”也可能讓這個基因變得更強大、更有利。然而,這個基因,包括前文所提到的其它基因,在如今這個空氣污染眼中的現代社會中,可能還有其它有害副作用。只不過,我們目前還未曾知曉罷了。譯者:俊一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 Feb 07 Fri 2020 09:54
新人僅花「10分鐘」完成最短婚禮 醫生新郎秒回前線抗疫
口罩販售實名制今(6)上路,但你知道嗎?每間健保特約藥局一天分配到的兒童口罩其實只有50片,也就是只有25人份,粥多僧少的情況下該怎麼辦?東森財經就找來小兒科醫師,要教您怎麼DIY兒童口罩來應急! 溜滑梯爬上爬下,最愛玩的年紀,小朋友1週卻也只能買2片口罩,髒了怎麼換,家長急壞了。東森財經記者林佑之:「搶不到兒童口罩的家長別擔心,你的救星可能就在文具行裡,現在有兒科醫師教大家自製兒童口罩,一個成本大約是1.6元。」你沒聽錯,就是文具行都有的,拿來固定活頁紙的塑膠環,不相信的話看醫師親自示範。小兒科醫師鄭志誠:「兩邊拉過來勾住就可以了。」學會了嗎,改造口罩的關鍵第一步,家長別忘了消毒雙手,再把成人口罩的兩個帶子,用扣環固定 10秒鐘就搞定。小兒科醫師鄭志誠:「或是更小的小孩子,折過來這邊也折這邊也折,就變比較小了,那如果媽媽願意的話就用縫的,我們偷懶的人用釘書機。」有這2招還不夠用,醫師教戰,兒童口罩可以這樣重複使用。小兒科醫師鄭志誠:「你有一個布的口罩也可以變雙層的,布的口罩戴一層,外面再戴一個外科口罩,這樣可以用個2、3天是沒問題的。」不過開學也不遠了,上課5天怎麼可能只用2個口罩,有家長說存再多都還好怕。家長:「對他來說還OK,因為他根本戴不住,他會把他扯掉。」、「因為定期來醫院檢查,我們都會叫他們戴著口罩,平常就有做這層防護,不過我們平常都,基本上都有教育一些基本的常洗手戴口罩。」就盼政府聽聽人民心聲,幫家長幫小孩多想一點。東森電視 版權所有 ©2017 EBC All Rights Reserved。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疫情擴! 台幹大撤退! 鴻海、仁寶僅留必要人力台幣盤中強升1.72角 日圓創半月新低又3例!台灣境外移入武漢肺炎 確診來到16人
- Feb 07 Fri 2020 09:53
武肺衝擊 商研院:未來經濟再添不確定性
2020年02月0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攸關18個縣市的土地規劃與願景的「縣市國土計畫」內政部審查即將登場,預計4月30日以前完成審查,並正式公告實施。這會是國土「適地規劃」的開端,還是最大規模的農地流失、土地開發計畫?縣市國土計畫涉及18個縣市的人文、地理、經濟、農業、自然保育及歷史發展背景,各地有不同的議題,加上解讀縣市國土計畫並不容易,民間團體能否有足夠的量能參與,並發揮公民監督的角色,成為縣市國土計畫的一大隱憂。 從全國角度看縣市國土計畫:從總量著手 缺在地觀察「縣市國土計畫」的脈絡是承襲「全國國土計畫」而來,各地除了要規劃各地的城市願景,也需要遵守全國總量的限制。例如,考量經濟發展與土地、水、電等限制,經濟部定出2036年前新增產業用地不超過3,311 公頃的總量。為確保糧食自給,農地總量目標則定在74至81萬公頃。不過,環團卻從各縣市國土計畫的草案中看到大開發的趨勢。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批,過往產業園區每年新增面積約100公頃,經濟部規劃的開發量則為每年新增200公頃。但是,縣市的國土計畫卻打算每年新增4000公頃,這落差實在太大。此外,地球公民基金會去年底檢視縣市國土計畫草案,發現縣市大量開發之餘,超過10萬公頃的農地將「被消失」。地球公民基金會從「全國國土計畫」階段就強力監督國土規畫,走到「縣市國土計畫」階段卻遇上不少限制。吳其融表示,縣市國土計畫應納入地方民眾對縣市的願景,很需要在地團體的參與。關心土地議題的環境組織規模偏小,無法兼顧18個縣市,加上有些活耀的地方環團並沒有關注國土計畫,導致很多縣市的國土計畫都缺乏民間團體的監督。台東縣國土計畫說明會就曾發生過「沒有任何民間團體」參與的窘境。吳其融表示,解讀縣市國土計畫是從整體性的土地規劃出發,過去土地爭議大多為個案,兩者有所差異。加上國土計畫不容易看懂、民間團體人力不足,這些都是公民參與的障礙。從地方觀點看縣市國土計畫:接地氣但量能不足縣市國土計畫緊密的與地方願景相扣環,從地方監督縣市國土計畫是否更落地?相較其他縣市,台中市公民團體對縣市國土計畫關注度跟參與度高。但中科污染搜查線秘書長徐宛鈴仍表示,台中幅員廣大,說明會開了20幾場,許多都是在地議題。沒有深入觀察,即便是台中人也未必了解。徐宛鈴指出,目前對台中國土計畫關注的重點放在違章農地工廠的輔導與清理計畫,與中科的擴建計畫二大項。中科並未提出未來產業新增規劃,台中市府卻想將260公頃的農地轉為中科使用,實在缺乏合理性。台中縣市國土計畫尚在地方審查階段。據內政部要求的國土計畫審查資訊公開原則,這些審查都應邀民間出席。但徐宛鈴表示,台中的國土審查至今未對外公開,他也不清楚民間所提出的意見是否被市府採納。台中市國土計畫座談會資料照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追蹤縣市國土計畫】系列報導- 4/30最後期限 三個月拼18案 中央審查年後起跑- 監督量能不足 環團憂國土規劃淪為「大開發」 參考資料- 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專區 (內政部營建署)
- Feb 07 Fri 2020 09:53
常感疲倦、三高纏身 恐是鎂不足!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發燒,連帶影響民眾求職的意願。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昨(四)日表示,開春進入第一波求職旺季,考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鼓勵求職民眾多加利用「台灣就業通」網站,以及0800-777-888免付費服務專線,就算防疫不出門也能獲得多元服務。勞動力發展署指出,政府建置的「台灣就業通」網站集結就業服務、職業訓練、技能檢定及創業服務等資訊,還提供線上免費職涯測評工具,以及「Jobooks工作百科」職業介紹資訊,讓民眾在家即可透過一站式服務,了解自我職業性向,認識職業世界及各種政府資源,進而搜尋合適工作機會,讓求職、轉職更加順利。根據統計顯示,台灣就業通網站每年受理求職民眾登錄約七十萬份履歷,並且結合企業提供約一百二十萬個工作機會,網站上擁有豐富人才及職缺可供選擇。另外,對於想要請領失業給付的勞工,依法規定必須親自至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申辦失業認定,如果因為傷病暫時無法親自申辦,可於非自願離職後兩年申辦資格期限內再前往辦理。對於已經領到失業給付的勞工,依規定應每月親自至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申辦失業再認定,才能繼續請領失業給付,如果因為接受傷病診療或醫囑需休養而暫時不便親自申辦,仍可於領到前次失業給付後兩年內再前往辦理。或者出具醫療機構開立診療證明文件及書面陳述理由委託他人辦理。
- Feb 07 Fri 2020 02:08
「如果沒有未來,我為何還要上學?」──16 歲瑞典女孩的罷課行動
政治中心/林瑞恩報導準副總統賴清德近日啟程前往美國訪問,更與多名參議員會談,締造了台美斷交以來,台灣官員拜會白宮國安會最高層級之紀錄,此行可說是收穫滿盈。不過賴清德的訪美行程,卻讓中共當局氣得直跳腳,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發出聲明,痛批賴清德「藉機搞台獨和分裂國家的卑鄙伎倆,令人唾棄!」賴清德美國行當中拜會了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芮胥(Jim Risch)、民主黨首席議員孟南德茲(Robert Menedez),以及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Cory Gardner)、聯邦參議院代議長葛萊斯里(Chuck Grassley)等政要。賴清德指出,這四位議員是理解台灣、支持台灣的友好夥伴,更感謝美國夥伴對台灣的友好支持,也期待美台間更加緊密的合作。。然而,賴清德的訪美行觸動了大陸官方敏感神經。馬曉光先是痛批此行是「藉機搞台獨」;緊接著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也喊話「敦促美方恪守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美台官方往來,不得安排美領導人、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同賴清德進行任何形式的接觸。停止美方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以免對中美關係造成嚴重損害。」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包機返台硬塞3人!同機乘客爆「把關草率」:僅量體溫南韓也限制口罩出口 網一面倒「想到她」:又一國出狗官了砲轟徐正文未獲授權!武漢同鄉會長打臉:不知道他是誰盼守護台灣民主自由!王浩宇:將申請加入民進黨
- Feb 07 Fri 2020 02:08
徐正文到底存什麼心?又做了什麼事?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02/06 17:19 發稿 | 17:35 更新圖片 】武漢肺炎爆發,政府也加強檢疫和管制,就怕疫情蔓延。今(6)日水頭小三通卻攔截到一對違反居家隔離規定的夫妻,試圖在金門搭船前往中國廈門,被移民署國境隊人員機警攔下,夫妻面對媒體鏡頭時,激動喊著自己又沒生病、難道要把他們餓死。疾管署金門辦事處表示,目前已將夫妻送到機場返台,而兩人也將面臨十五萬元罰鍰。夫妻分別為台灣的江姓男子以及陸籍妻子,2月2日從小三通入境返回新北市住處,依法必須居家隔離十四天,但今日卻被發現現身金門,打算搭乘一點半的小三通船班到中國廈門,由於沒有依法在家進行隔離還外出,幸好被移民署國境隊人員機警攔下,立刻通報疾管署金門辦事處,派員引導夫妻搭機返台,至於後續十五萬元罰鍰將由新北市裁罰。根據《聯合報》報導,夫妻被攔下以後,縣府觀光處派員將其引導至遊覽車旁,但並沒有監督兩人搭車返回機場就離去,夫妻對著媒體激動高喊「我們又沒生病」、「難道要把我們餓死」等話,隨後拉著行李打算搭計程車離開,讓目睹的媒體及遊覽車司機都很緊張,港務處派出港警將兩人送上遊覽車,並安排觀光處人員對接,才順利將兩人送上機返回住所。至於為何夫妻能一路從台灣搭機到金門,疾管署金門辦事處主任吳俊輝表示這部分還需釐清。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武漢肺炎/公婆隱瞞湖北旅遊史 害媳婦「懷孕8月」中標從中國返台…40歲陸配飯店落跑 竟想搭高鐵遭攔口罩日產增至千萬!產線本要花半年 經長:現在3週能搞定武漢肺炎/確診趴趴走!福建毒王害4千人隔離 最重判死刑
- Feb 07 Fri 2020 02:08
私幼照常上課 日量額溫.酒精消毒3次
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又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截至6日上午9時,全球確診病例已高達28265例,累積死亡人數為564人,其中僅一死亡個案在中國境外;中國全境確診病例達28049例。台灣目前也有11件確診。確診病例單日增加3097例、中國境內死亡人數單日上升72人。其中,湖北省疫情最為嚴重,確診病例已達19665例、549人喪命。《環球時報》報導,最早在2019年12月公開披露並預警新型肺炎病毒,卻遭中國政府打壓和抨擊的李文亮醫師,6日晚間因感染肺炎搶救無效逝世,享年34歲。環球時報在微博證實,李文亮醫師的死訊。(圖片擷取自環球時報微博)李文亮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名眼科醫生,當時他通過一份病理報告,發現有類似過去SARS的冠狀病毒陽性反應,隨即提醒同為醫師的友人,並對外發布警示。但很快地卻收到警局通知,認為李文亮「在網路發佈不實言論」,要他簽下訓戒書反省。警方甚至將他視為「在不經過核實,隨意在網絡上發佈、轉發不實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違法份子。中國知名主持人孟非公開悼念李文亮,並呼籲大眾和官方向他道歉。(圖片擷取自微博)如今,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擴大,這位「吹哨者」卻不幸病逝,消息一出、隨即引起中國社群輿論抨擊。包含知名主持人孟非等公眾人物,紛紛公開悼念李文亮醫師,並要求官方道歉平反。更多上報內容:【武漢肺炎】擔心外來訪客爆買導致缺貨 泰國擬限制口罩出口【武漢肺炎】救命藥Remdesivir推手是台灣人 吉利德製藥執行副總裁楊台瑩【武漢肺炎】孕婦的噩夢 母嬰垂直感染新生兒出生30小時確診
- Feb 06 Thu 2020 18:01
金融股獲利創新高 存股ETF「逢低買進?」討論度高
▲ 公務員可請14天的「防疫照顧假」。 (翻攝自勞動部臉書)台北市 / 黃品瑄 綜合報導因應武漢肺炎防疫,全國中小學延後2週開學,勞動部也宣布實施防疫照顧假,人事行政總處副人事長蘇俊榮今(5)日表示,公務員可請14天的「防疫照顧假」,給假但不支薪,也不影響考績。因應中小學延後開學 公務員可請防疫假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中小學改為2月25日開學,公務員比照勞工,家有12歲以下兒童的家庭,身為受僱勞工的父母其中一人,可在2月11日到2月24日這14天內請防疫照顧假,雇主應予准假,且不能視為曠工、不能強迫請事假、不能扣全勤獎金,也不能以此為由解僱。家有12歲學童之公務員家長可請假 預計今發函蘇俊榮表示,有鑑於12歲以下之學童不宜獨自留於家中,特訂定「防疫照顧假」提供有12歲以下學童之家長多一個選擇,家中學童若為國、高中生有照顧需求,仍依照性別工作平等法或依勞動基準法規定辦理。蘇俊榮補充,「防疫照顧假」與各公私部門既有的相關請假規定(如:家庭照顧假、事假、特別休假等)併行,「防疫照顧假」是讓公務員有選擇上的彈性,若想請有薪假,則可請家庭照顧假。人事行政總處決定在電腦系統後端進行新的設定,讓公務員可請防疫照顧假,預計今日內發函給各地方政府。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杜絕防疫用品遭不當哄抬 北市消保官無預警抽查 防控武漢肺炎 黑龍江省高院:最高判死刑